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都市 > 鉴宝狂少 > 第1409章 八拜之交

鉴宝狂少 第1409章 八拜之交

作者:胖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26 04:31:23 来源:sang采集规则-源站1

画中人物,以及画功和字体,险些让两世为人的陆飞怀疑人生。

这个画面,讲述的是一个传奇故事。

人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听到“八拜之交”四个字。

那并不是磕八个头结拜的意思,而是八个感人肺腑流芳千古的传奇故事。

这幅画面,就是其中之一。

讲述的是八拜之交中的知音之交。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他精通音律,琴艺高超。

可是他感觉自己还是没有到达出神入化的地步,伯牙的老师知道后,便带他到蓬莱岛上,欣赏自然之景,倾听大海之音。

伯牙伫立岸边,只感觉大海波浪汹涌,海鸟肆意翻飞,鸣啼声声入耳,这一刻他沉浸在这自然之音中。

伯牙也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将自然之音融进了琴声,这一刻他感到非常满足也感到非常骄傲,因为他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但好景不长,伯牙很快发现,他的音乐竟然无人能懂,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

直到有一天夜晚,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

就在这时,有一个樵夫被他的音乐吸引而来,如痴如醉的站在岸边,伯牙大喜,立即请樵夫上船。

而自己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

伯牙又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到:“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

伯牙非常激动,颤抖着说道:“你就是我的知音啊!”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樵夫就是钟子期,不过可惜的是子期早亡,伯牙悉知后,就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这就是被后人传颂的知音之交。

看到知音之交,陆飞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然而,陆飞还不敢确定。

只好压制住激动的心情继续展开画面。

十几分钟后,又是一幅画面出现在眼前。

画面中,一个赤膊上身的男人单膝跪在门前,背上插着两根荆条。

对面,一位身穿官府的中年男人一脸慈祥微笑着双手相掺。

这又是一个传奇故事,也是八拜之交其中之一“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门客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入秦。

大殿之上凶险万分,蔺相如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最终完璧归赵。

吃亏的秦王很不开心,提出与赵王渑池相会,一国之君不得不去。

然而在席上,秦王咄咄逼人,想要羞辱赵王。

蔺相如见状,以血溅五步的勇气和三寸不烂之舌让赵王免受侮辱,最终平安将赵王送回国都。

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十分欣赏,命蔺相如为上卿,排廉颇之上。

廉颇,赵国名将,英勇善战,他的身份和地位是用生命换来的,而蔺相如呢?

仅凭一张巧嘴,地位竟然在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满意,对蔺相如意见很大。

于是在今后的日子里,廉颇总是没事找事,频频向蔺相如发难,而蔺相面对廉颇的挑衅,选择退避三舍,尽量不和廉颇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看到蔺相如这种态度,感到非常羞愧,都要离蔺相如而去,“大人,我们效忠你,是因为敬佩你的君子之风,可面对狂妄的廉颇,你能忍,我们可忍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大笑,“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廉颇将军呢?我之所以这么做都是为了赵国呀!有我们两人在,秦王有所顾忌,不敢来犯,一旦我们两人不合,赵国危矣。”

蔺相如此话传入廉颇耳中,廉颇非常羞愧,于是他便袒胸露乳,背负荆条,登门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两人成了患难与共的兄弟。

这个故事叫做负荆请罪。

而两人的交情,就是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画面的上方,又出现了两枚赏印。

印面写的是“太平上宝”和“雍熙天宝”。

这两个赏印更加牛逼,全部来自宋太宗赵光义。

看到知音之交和刎颈之交,陆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想到这个答案,陆飞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整个人顿时不好不好的了。

激动归激动,手上的动作绝对不能停滞。

耽误久了,绢本完全粘连,再要展开可就麻烦大了。

若是因为自己的原因,给这幅名作造成伤害,陆飞非得后悔死不可。

接下来第三个画面是胶膝之交。

胶膝之交说的是东汉陈重和雷义。

这两人在年少时就相互结交,一同读书。

当地太守听陈重之名,便举他为孝廉,可是陈重却要将功名让与雷义,多次向太守申请,太守不允,陈重也就不去就职。

第二年,雷义也被推举,陈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